宁夏分社正文
搜 索
首页 - 地市
宁夏中卫:粮票里的旧时光
2021-07-16 14:47:43 来源:中新网宁夏

  中新网宁夏新闻7月16日电(于晶 冯博睿)中国曾有这样一段时期:吃饭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油要油票……当下的年轻人乍一听也许觉得不可思议,但对于90岁的李新老人而言,粮票的故事如数家珍,鲜活如初。

  1952年曾担任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南滩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新,从幼时在兵荒马乱中吃糠咽菜,到现在锦绣年华的富足生活,他一路见证着新中国的成长,心中深深地烙印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小时候,村里的孩子能有一件完整的衣服穿,都能炫耀好长时间。”李新说,在他小时候,土地掌握在地主手里,农民想挣钱只有为地主打工这一条出路,往往劳累一天只能拿到几分钱,活没干好还会遭到地主的拳打脚踢。“当时的日子真苦啊,从我记事起,常年吃浆水煮苦苦菜,能吃一个糠面馍馍就能开心好久。”回忆起之前的贫苦生活,李新感慨连连。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国家决定实行“计划经济”,发放各种商品票证分配商品。一张小小的票证,虽然现在看起来略显粗糙,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却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那时各种物资都很紧俏,吃的、穿的、用的,都要凭票购买,最重要的就数粮票了。我们一家人都是农村户口,按照当时的政策,农民是没有粮票可以分配的,只能依靠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换钱。普通社员一天能挣8个工分,可以换一块两毛钱。再用钱买衣服、铁锹之类的日用品换成粮食。对于特别贫困的家庭,生产队会发粮票布票让其去供销社换粮保证基本生存条件。

  李新讲述,那时供销社的经营模式并不同于现在的超市,因为物资供应少,而且只能在供销社里买,买东西有时还得拖关系。改革开放以后,不再只是供销社独家经营,城里有了百货商店,镇上允许个体经营,老百姓还可以赶集,再也没有出现改革开放以前物资不足的困难。

  改革开放以后,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开始活跃。上世纪90年代,粮票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对比当年,如今李新有个明显的感受就是: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要吃好穿好。“现在有富硒锌米、有机稻,还有真空米、礼品米,品种越来越丰富。人们对吃也愈发‘挑剔’,蔬菜要吃有机的,粮食要吃当年产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食品怎么搭配有利于健康怎么吃……吃出文化和健康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李新说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超市也不再是唯一的购物主流场所,通过网络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改革开放后,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购物模式,就连支付方式也在时代的浪潮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伴随着智能手机、5G和WiFi网络的普及,移动支付开始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人们的购物习惯。

  “现在不用粮票了,物质极大丰富了,不过我们还是应该珍惜粮食,这才对得起改革开放,对得起经济发展。”说起当下的幸福生活,李新喜形于色:“现在只要有钱,天南地北的东西都能买到。养老有保险,看病有补助,想吃啥就吃啥,想怎么穿就怎么穿,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如今,李新老人跟随儿子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清晨,每当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屋内时,老人都会惬意地望向窗外,感受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也感叹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完)

专题
友情链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