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分社正文
搜 索
首页 - 脱贫攻坚
宁夏平罗:用教育之光照亮脱贫道路
2021-01-18 09:52:22 来源: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十一五”以来,平罗县通过集中、插花、劳务三种方式,搬迁安置移民近3万人,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瑞村、红翔新村和陶乐镇庙庙湖村作为三个集中安置点共有3769户18645人。贫穷曾是这些村子的代名词。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作为全市脱贫攻坚主战场,平罗县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重要环节来抓,按照“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脱贫抓教育”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到大学生的全面资助体系,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改变命运的主导权。

  目前,全县学前3年毛入学率达到95.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1%,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1.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升初中比例、初中入学率均为100%。

  补短板: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好学”

  新年伊始,一阵寒潮让石嘴山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0多度,户外更是寒气逼人,滴水成冰。

  “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总有温暖的手牵着我,总有温柔的话送耳旁……”在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瑞燕宝小学,一阵美妙的歌声和着钢琴奏出的音乐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

  综合楼里,书声琅琅;智慧书法教室里,孩子们在一撇一捺中体验书法的乐趣;舞蹈教室里,几名女生认真练习基本功,一举一动都像模像样。远处绿茵场上,奔跑的学生不畏寒冷,墙面上“从沙漠走向世界”七个字格外醒目,这个从沙漠中诞生的学校处处充满着奋进的力量。

  红瑞燕宝小学是一所生态移民学校,2011年建成之初,曾一度受自然环境闭塞、师资欠缺、校园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近年来,平罗县聚焦重点补齐教育短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扩容提质工程,加强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治理工作,推进“互联网+教育”,优化师资配置,完善实验楼、教师周转房、餐厅、多功能厅、塑胶运动场等配套设施,改善了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保证了贫困家庭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转变,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平罗县红崖子中心学校校长白玉玮在红崖子乡执教20多年,亲眼见证了多所移民学校的诞生和变化,校园环境越发优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教育质量逐年提高。2020年,红崖子中心学校成为全县12所乡村小学和幼儿园实施“煤改电”供暖改造的学校之一,用上了更加安全、环保的采暖设施。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吃饱穿暖,坐在干净整洁、冬暖夏凉的教室里读书学习,是每一名教师和家长的初心,我们都实现了。”白玉玮说。

  红瑞燕宝小学只是平罗县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2020年,平罗县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争取自治区各类资金,实施教育扩容提质工程,统筹推进3所高中阶段学校、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所幼儿园新建扩建工程,新增学位2000个。随着平罗中学、陶乐中学、平罗县第二幼儿园迁建等一批新建扩建续建民生工程的实施,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一间间教室装上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批批贫困家庭的孩子在教育均衡发展的阳光雨露下快乐茁壮成长……

  兜底线:全方位资助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1月7日早晨7时15分,一束灯光照亮了红瑞燕宝小学原本漆黑的校园,一辆满载营养早餐的货车缓缓驶入。不一会儿,学生们纷纷进入校园。晨读后,各班教师开始为学生分发热腾腾的营养早餐。2016年以来,平罗县制定地方配套政策,县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提供免费营养早餐。马妍和哥哥马麒作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移民学生,成为首批享受营养早餐红利的学生。

  “学校有和蔼可亲的老师,美味的早餐,除了文化课,还有我最喜欢的书法课和舞蹈课,上学是我每天最幸福的事情。”五年级学生马妍高兴地说。

  相比马妍,她的同学王治松则以另一种方式享受着不一样的幸福。王治松因为全身瘫痪常年卧床,父母以经营小车摊为生。近年来,红瑞燕宝小学组织全体教师针对王治松这样因病无法上学的学生轮流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在灵沙中心学校,陈辉、陈萱兄妹俩每天下午放学,都会到邻居丁桂兰家和其他7名学生一起学习。自2019年开始,灵沙中心学校针对部分孩子回到家无人辅导作业的问题,组织教师开展“送教上门”活动,近百名贫困家庭孩子得到免费课外辅导的机会。“我们小时候没条件上学,现在更不会给娃娃辅导作业,学校通过送教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娃娃还能享受到各类资助,我可以安心一边打工一边养羊,争取早点脱贫致富。”陈辉的家长陈月义说。

  平罗县自率先在全区农村乡镇推行“一镇一园”以来,全县12个乡镇共有公办幼儿园13所,实现3个移民村都有公办园,且园园有亮点、有特色。同时,从县城公办园在编中层领导中择优聘用中层管理人员充实到13所乡镇公办园中担任园长,对乡镇公办园编外聘用的保教人员工资予以相应补助,保障了农村公办幼儿园正常运行。

  午后阳光正暖,陶乐镇庙庙湖幼儿园里,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玩耍嬉闹。村民马平梅在去宁夏新丝陆服饰有限公司上班途中经过幼儿园时,隔着护栏正好看到了自己的孩子。看着孩子开心地玩耍,马平梅忍不住笑了。“孩子在幼儿园的保教费和生活费全免,我在企业打工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大部分都能存下来。”马平梅说。

  2020年,平罗县共为1063人次学前教育建档立卡家庭儿童及残疾儿童发放“一免一补”补助金128万元,1334人次幼儿享受学前两年政府助学金67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为60876人次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614074册530.7万元,为8999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资金330.5万元,为1121人次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子发放国家助学金112.1万元,为1001人次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39.96万元,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补尽补、应助尽助。

  随着教育扶贫政策的不断实施,在平罗县,越来越多像王治松、陈辉兄妹这样的贫困学生得以继续完成学业,享受到更公平优质的教育机会。

  2020年年初,疫情防控期间,平罗县教育体育局及时解决疫情期间部分学生无法收看“空中课堂”的困难,各学校为126户贫困家庭学生赠送了电视机、手机等设备设施,协调中国移动、电信为家庭困难学生无偿赠送流量,使所有困难家庭的孩子都能正常收看“空中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为47名家庭贫困学生每人补助1000元,帮助他们克服疫情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强能力:让中高等教育成为脱贫致富“发动机”

  近年来,平罗县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发挥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在脱贫攻坚中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作用,将建档立卡家庭中所有初中毕业未升入高中且达到护理专业统招分数线的学生,在本人自愿的情况下全部录取,鼓励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增强脱贫“造血功能”,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是学校给了我们成长的养分,是教育给了我们这些从大山里走出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陶乐镇庙庙湖村村民王晓妍说。

  王晓妍曾就读于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护理专业,在校的第一次护士资格证考试中,她考取了合格证书。毕业后,她通过函授学习很快取得大专学历,并在一家二甲医院做了几年实习护士。几年后,王晓妍通过自学考取了中医按摩师证、针灸诊疗证,回到庙庙湖村开起了村里的第一家药店,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乡亲们服务。

  “正是有了源源不断的帮助和关怀,让我倍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2012年,穆长江随家人从固原搬迁至红崖子乡红瑞村,2015年初中毕业后进入平罗县职教中心学习汽修。3年的学习中,穆长江刻苦认真,一有时间,他就扎进学校实训车间,向师傅请教问题,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每逢周末,他又到学校附近的一家汽修厂打工,既学到了技术又赚取了生活费。毕业后,他曾在银川市一家汽车4S店工作了几年。2019年,穆长江决定回乡创业,在各项扶贫资金的帮助下,他开始从事牛、羊等特色畜牧养殖。如今,穆长江的年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2020年,穆长江一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20年,平罗县实施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共为6579人次中职学子免除学杂费657.9万元,为1317人次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131.7万元,为考入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被正式录取的新生或高校在读的本科、专科学生、研究生,且户籍在本县区的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952笔,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约 1357.733万元,848名大学新生享受宁夏燕宝奖学金与金徽酒正能量助学金资助,资助金额达336.2万元。

  如今,在平罗县,一桩桩、一件件教育民生实事每天都在落实,为贫困学子“铺平”了求学之路,也为贫困群众照亮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截至目前,全县三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全县贫困发生率为0。(记者 周丽华 马正礼 文/图)

专题
友情链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