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分社正文
搜 索
首页 - 时政
青山不负凌云志——宁夏生态建设中的精神基因
2021-09-06 09:30:06 来源:宁夏新闻网
<p>  在彭阳县交岔乡大坪村,人们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党硕 摄</p>

  在彭阳县交岔乡大坪村,人们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资料图片)记者 党硕 摄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从8.4%到15.8%——这是20年间,宁夏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在宁夏,每一寸绿意成长的欢喜,每一步荒芜修复的生机,都源自艰苦卓绝的实践。

  宁夏是华北的重要生态屏障、西北的重要生态通道,是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同时,宁夏又是生态系统脆弱区。在这片绿色家底薄弱的土地上,不仅需要科学统筹生态建设和修复,还需要一代接着一代干的顽强意志,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

  在宁夏人民奋力建设美丽家园的历史长镜头里,贯穿了人与沙的缠斗、荒与绿的交锋、从荒芜向生机的渐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宁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筑牢西部生态屏障。

  精神力量是无形的,却在山川河流的变迁中,有了具体的意象:荒山、旱塬、大漠……即使在寸草不生的角落,仍有反复试炼的勇气:那是不歇的脚步,是不撤的决心,是不屈的意志。

  荒与绿的交锋

  昔日贫瘠的西海固地区,除了自然环境的局限,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加剧了水土流失。西海固的脱贫进程也是一部生态建设的“史诗”。现在在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到这里的地块从“黄色”到“绿色”的蜕变。

  彭阳县是宁夏生态建设的一个动态“窗口”:建县以来,森林覆盖率由3%增至30.6%。彭阳如今的乡村旅游网红打卡景点,在以前几乎是“零流量”,曾经的荒山秃岭,像被透支的生态“账户”。

  吃尽了“荒”的苦,彭阳人把绿色的种子储蓄在山上,锤炼出“苦抓、苦帮、苦干”的“三苦”精神。在陡峭的山坡,人站着都困难,怎么种树?彭阳人把绳子系到腰间,悬在半山腰,硬是把苗栽上——没有捷径,只有实干。

  大半辈子过去,山变绿了,杨凤鹏的头发白了。今年,杨凤鹏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赴北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关活动。

  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后,杨凤鹏担任彭阳县林业局造林队队长。山上没有路,都是石头,光挖坑就要半天,风刮得脸生疼。“多少代的荒山了,能种活多少树?”乡亲们犯嘀咕。杨凤鹏没有说啥大道理,只是不断重复着一个标准。

  这个标准,可以衡量,他随身必备一把老卷尺,走到哪,量到哪。“少一寸都不行,要不咋能在荒山上把树种活?”他说。

  在进入县城的高速路口附近,古城镇高庄村一处北面山体,是当地人口中的“火焰山”。受土质、立地等条件限制,周围其他山体身披绿装,只剩这里成了造林的“硬骨头”。几乎每个彭阳人都种过树,当地的小学生拿不动铁锹,就帮忙浇水。也正因如此,创造了植树造林的民间智慧。造林队推广使用群众发明的特制造林工具——一种“脑袋”又细又尖的镐,得以犀利破解胶泥土质,顽固的“火焰山”终于被驯服。

  “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道出彭阳小流域治理模式的核心。打破地域,以小流域为单元,“一道梁、一面坡、一条沟”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治理。彭阳已累计治理小流域134条、178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1%提升到76.3%,年减少泥沙量680万吨。

  2017年,杨凤鹏投身固原市“四个一”林草工程。老百姓见到他都感慨,这些地方以前哪有人来,现在有树、有花,游客专程来看,“以前的苦没有白下”。

  目前,固原市森林面积达4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至30.1%,22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初心不改、目标不变,我想继续把家乡这片绿水青山守护好。”杨凤鹏说。站在彭阳悦龙山公园,杨凤鹏与青山合影。时光定格在这一刻,遍历山河,流经一首首小流域的歌。

  守与望的接力

  当六盘山林业局峰台国有林场杨家店护林点点长蒙旺平坐在办公室时,像一棵沉默的树。但只要聊起山林,他眼里便有了神采。他常说,“人在山上,党在心里。”今年6月,蒙旺平被授予“全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58年,六盘山林业局成立后,六盘山相继实施三北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60多年间,六盘山森林覆盖率从27%提高到现在的64.5%。

  蒙旺平回忆,每次进山,都带着干粮,至少要走80公里。他最担心的就是遇上大雪封山,得断粮断水。“那怎么办?”“喝雪水,克服。”

  有人向山索取,也总有人为山付出。2004年5月,10余人开着拖拉机到林区偷伐木材,蒙旺平发现并上前劝说阻止,受到了对方的包围……他最终住进了医院,躺了16天。出院后,第一件事还是往护林点跑。

  制止盗林事件近百次,收缴斧头300多把,累计管护森林资源5万余亩,参与营造林3万余亩,参与森林抚育3万余亩……2014年,《人民日报》刊发长篇报道《蒙旺平:踏遍沟峁守绿色》。2015年,蒙旺平荣获“全国绿化奖章”。

  领完奖,他又上了山,觉得自己要做得更好才行。山有血脉,林有呼吸,寂寂山路,默默前行。在六盘山庞大的坐标系里,蒙旺平是一个移动的点,让人放心,让山安心。

  如今,守护青山,已是所有人的共识。蒙旺平一家三代,皆为护林人,他们在不同的时代,选择了相同的道路,那是一脉相承的感情、一以贯之的信念、一往直前的精神。

  人与沙的进退

  荒漠化治理是一道世界难题。面对大地茫茫无边的干渴,如果心中没有一片绿洲,在这场缠斗里,可能会溃不成军。

  宁夏三面环沙,是风沙进入祖国腹地和京津地区的咽喉要道。正是在宁夏,首次实现了“人进沙退”的逆转,并开始实现从“沙之害”向“沙之利”的转变。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宁夏建设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中卫市,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在这里,沙漠一度逼近到距离城区仅5公里处。如今,沙漠被逼退到25公里之外。

  “人进沙退”的精神力量,源自何处?在与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场长唐希明的交谈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1991年,唐希明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卫市治沙林场工作。利用第一代治沙人发明的麦草方格成功固沙后,第二代治沙人使用生物工程,在扎好的麦草方格中播撒草种,形成植物沙障。

  唐希明每天7时起床,带上馒头、水奔赴治理现场。中午,躺在沙漠上睡一会儿,再干到18时收工。这样的日程表,周而复始。除了继承上一代治沙人的苦干精神,创新,是唐希明治沙的关键词。

  他回忆最艰难的时刻,是在长流水区域造林时的经历:用水要从十几公里外用车拉到沙漠里,树的成活率还不高。他拄着拐棍在沙漠里行走,看着棍子在沙上留下一个洞——“便捷式沙漠造林器”由此诞生。和铁锹相比,这个工具不会过于搅动土壤,且深入45至50厘米,并无须额外灌水。这一“神器”已获得国家专利,可帮助实现造林成本降低55%,成活率提高25%。

  中卫的北部沙区有168万亩,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已治理利用面积147万亩,形成绿色屏障。

  2017年,唐希明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唐希明说,想把治沙的精神传承下去,“人和沙,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今年上半年,宁夏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主线,截至目前,已经完成营造林97万亩,占年度任务的64.7%;修复退化草原11.9万亩,占年度任务的59.5%;治理荒漠化面积79.7万亩,占年度任务的88.6%。此外,7万余亩“蚂蚁森林”等项目启动实施。

  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治山增绿,涵水固沙,造林复草,清河还湿,宁夏以“一河三山”为坐标,构建“一带三区”生态总体布局,勾画塞上江南生态新图景,让绿色成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最鲜明的底色。新征程上,宁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继续将绿色的精神基因代代传承。(记者 毛雪皎)

专题
友情链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