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分社正文
搜 索
首页 - 时政
谱写更加精彩的“十四五”民生幸福新篇章
2021-06-09 10:04:18 来源:宁夏日报

  谱写更加精彩的“十四五”民生幸福新篇章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宁夏之行系列报道之二

  殷切嘱托

  乡亲们搬迁后,更好生活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视察时指出

  向总书记汇报

  弘德村村民刘克瑞: 这一年,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加了“飞地”养牛的入股投入,分红更多了;村里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收入更稳了;儿子、儿媳都在家门口打工,离家更近了;家里的收入上了新台阶,日子更美了!

  弘德村扶贫车间负责人徐玲: 扶贫车间新建了电商中心带动更多村民就业,我们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3年内在弘德村培养100名电商领军人才,带动1000户农民致富,实现1亿元线上销售额。

 

  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这是当地村民对党的好政策的真切回应。

  扶贫车间:年近古稀首“触网”

  不仅学会了用智能手机,还要在网上销售产品。今年,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68岁村民郑耀明,开始“触网”。

  从一开始只会开关机,到现在直播时唱歌、跳舞,这份工作,郑耀明和老伴赵淑梅干得满心欢喜:“既挣钱又开心,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工作!”

  2012年,从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移民到弘德村,郑耀明老两口与女儿、两个外孙一起生活。为帮女儿贴补家用,两人在建筑工地看工地、做饭。随着年龄增长,在工地打工越发吃力,但又为找不上合适的活计着急。

  2016年11月,在第十批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中,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与红寺堡区结成“亲戚”,帮助红寺堡区补齐发展短板,其中,援建的11个闽宁协作扶贫车间,吸纳就业454人,让农村中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弘德村还依托闽宁协作资金,投资168万元打造3300平方米的闽宁扶贫车间,吸引从事纸箱包装产业的宁夏瓦尔登实业有限公司入驻,解决了100余名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2019年,郑耀明老两口到扶贫车间从事给纸箱安装塑料把手的工作,每人每月收入800余元,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我做梦也没想到能在家门口扶贫车间上班,还能见到总书记!”去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车间与大家亲切交流时的场景,郑耀明回想起来至今仍然难掩激动:“当时,总书记亲切地和我们拉家常,他问我们什么时间搬到这里?扶贫政策能享受上吗?我回答2012年搬来的,各种扶贫政策都能享受到。现在,加上低保和养老保险,我和老伴一个月能领2000多元。”

  “口袋有票子,老人生活才有面子。”弘德村扶贫车间负责人徐玲说,今年,宁夏瓦尔登实业有限公司在车间厂区建成了电商中心,招聘多名拥有电商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手把手教老人们直播带货,让他们工作更轻松愉悦,还能挣上钱。

  让留守老人力所能及参与务工补贴家用,让困难群众种养之余搞些副业、增加收入,扶贫车间提供了一条脱贫致富新出路。“我们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徐玲说:“3年内在弘德村培养100名电商领军人才,带动1000户农民致富,实现1亿元线上销售额!”

<p>  刘克瑞在自家院里开起了新茶馆,也开启了幸福新生活。</p>

  刘克瑞在自家院里开起了新茶馆,也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p>  刘克瑞的儿媳海小荣当上了村里的党员教育基地讲解员。</p>

  刘克瑞的儿媳海小荣当上了村里的党员教育基地讲解员。

  移民村里:“傲娇牛”迎四方客

  去年6月8日,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弘德村村民刘克瑞家的牛成了网红牛,被大伙称为“傲娇牛”。

  “当时,屋内屋外,总书记边走边看,仔细询问我家就业、收入等情况。总书记还走进牛棚,亲手摸了摸这头牛。”回忆起总书记来家做客,刘克瑞十分兴奋:“总书记讲,乡亲们搬迁后,更好生活还在后头。总书记的话让我们更有干劲。”

  弘德村是生态移民村,2012年由吴忠市同心县和固原市原州区的5个乡镇27个行政村移民搬迁而来,刘克瑞一家便是这批搬迁村民中的一户。

  “在老家,一亩大的院子里,只有3间土坯房,家里也没什么家电,遇上干旱,水窖没水了,还要翻山去挑,顿顿土豆面,有时还吃不饱,一两年才能给娃娃买身新衣服,出行也不方便,小病就硬扛,严重了就骑上摩托车,跑40公里山路,到县城去看。”刘克瑞说,2012年7月搬迁到红寺堡区后,分到了一套54平方米的新砖房,用上了自来水,睡上了木板床,家里也添置了新家电,家门口就有学校和卫生院。

  搬了新家,心气儿顺了,本想放开手脚大干一番,谁料,2014年,刘克瑞上班路上遭遇车祸,他刚出院回到家,儿媳又产后大出血,家中一下子多了两个病人,不但没致富,还成了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尽管如此,刘克瑞始终没有放弃,鼓励儿子儿媳自食其力,勤劳持家,自己也养起了牛,入股村里的养殖合作社,好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去年以来,刘克瑞家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3月,刘克瑞在自家小院开起茶馆,截至目前,已经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个旅游团,来这里的人一是想看看“傲娇牛”,二是想品咂搬迁移民的新生活。

  “傲娇牛”也还在牛栏,悠然自得。为了方便游客合影,有关单位帮助刘克瑞在茶馆门口按1:1比例还原了小牛去年的“傲娇一刻”,这一被定格的瞬间,吸引了各地网友前来“打卡”。

  “傲娇牛”走红网络,它的同伴们则在现实中让农家日子红火了起来。弘德村中烟“飞地”肉牛养殖园区注册“傲骄哞”商标,实现了村民入股、专业养殖的新模式,统一联系牛源、统一提供饲草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既不耽误村民外出务工挣钱,又能让入股村民每年领到数量可观的分红。“去年分红8000多元,今年入股翻倍,分红不会低于2万元!”刘克瑞说。

  在与总书记的合影中,儿媳海小荣抱着孩子笑盈盈走在后排,那时候,她还是当地纺织厂的一名女工。6月3日,在新落成的弘德村党员教育基地门口,笑起来眉眼弯弯的海小荣将记者引进展馆——如今,她是这里的专职讲解员,通过讲述自家生活的点滴变化,展现发生在红寺堡这片热土上移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你们进村时,发现和一年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记者还未发问,海小荣先抛出问题。村道加宽了、环境美化了、各家各户都用上水冲式厕所……可这一切在海小荣眼里都不算“最大的变化”:“你们仔细看,每个人的手里都有可忙的活儿,每个人的脚步都急匆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弘德村变了,是因为大伙儿的精神头和过去大不一样了!”

<p>  刘克瑞的妻子马建花给茶馆里的花浇水。</p>

  刘克瑞的妻子马建花给茶馆里的花浇水。

<p>  中烟“飞地”肉牛养殖园区,工作人员为牛添加草料。</p>

  中烟“飞地”肉牛养殖园区,工作人员为牛添加草料。

<p>  弘德村主干道边,正在实施村容村貌改造工程。</p>

  弘德村主干道边,正在实施村容村貌改造工程。

  “四大提升行动”谱写民生幸福新篇章

  推动宁夏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的牵挂。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宁夏有近100万群众从曾经“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搬迁到贺兰山脚下的黄河灌区。仅红寺堡区就陆续接收了23.3万移民,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通过“挪穷窝”“换穷业”,实现“拔穷根”,让百万移民过上了美好新生活。

  弘德村,就是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的一个新村。2014年,弘德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1146户5058人,现已全部脱贫摘帽。从以前居住的土坯房、危旧房搬进了宽敞明亮、安全牢固的新房,搬迁群众完全脱离了生存环境恶劣的特定“贫困空间”,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2020年,宁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持续发力防松劲、巩固成果防返贫、严把标准防闯关,深入开展“四查四补”,克服疫情影响,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域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坚持不懈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人民富裕再上新台阶?

  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部署“四大提升行动”,要以人民至上的情怀、只争朝夕的劲头、真抓实干的作风,把百万移民致富、城乡居民收入、基础教育质量、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勇前进。

  深入推进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抓好产业发展这一根本之策、基础设施这一重点之举、人居环境这一现实之需、社会融入这一稳定之基、基层党建这一关键之要,让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扎实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抓好产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完善分配机制,健全保障政策,多措并举促增收,切实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补齐基础教育短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推进基础教育由“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

  加快推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以树立健康意识为前提不断增强全民健康素养,以落实疾病预防为根本持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执卷新蓝图,阔步新征程。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在以“四大提升行动”的实效实绩谱写更加精彩的“十四五”民生幸福新篇章,和刘克瑞一样的百万移民,正在以昂扬的斗志,迎接崭新生活的到来。(记者 秦磊 马楠 文/图)

专题
友情链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