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分社正文
搜 索
首页 - 社会
2024宁夏两会 | 让健康成为宁夏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底色
2024-01-25 09:49:07 来源:宁夏日报

  预防接种,筑牢全民健康免疫屏障。(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起点。

  回首2023年,宁夏人民的“健康大礼包”暖意满满: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共享,还能通过远程医疗、线上会诊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可以申请育儿补贴金……一件件卫生健康领域的暖心实事,用心用情提升着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与此同时,宁夏人民的健康意识和行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医中药馆成了中阿博览会上的“打卡”地,养生八段锦全场齐练;“多巴胺穿搭”不仅是明艳的穿衣风格,更是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自我疗愈;飞盘、City walk、村BA,让人们动起来、更健康……一个个健康热点的背后,折射出群众健康素养的不断提升,反映出宁夏医疗服务的日益完善。

  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擦亮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才能提亮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成色。

  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施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举措,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共进、全面发展。去年以来,全区卫生健康系统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健康水平提升为抓手,大力实施“八大工程”,补短板、强弱项,优结构、提能力,建机制、防风险,推动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

  人民至上,健康水平持续稳步提高。一组饱含温度的数字,是宁夏“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的生动注脚:全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8.34%,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12.02/10万、2.51‰、3.97‰。主要健康指标呈现出“两升三降”良好发展态势,显示出自治区卫生健康系统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水平提升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的健康宁夏建设16个专项行动、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十大工程”30项重点措施,一步步将“全民健康”的美好愿景变成可以抵达的现实。

  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有了新突破,“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迈出新步伐,“登峰、提质、达标、倍增”计划全面有序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实现县域全覆盖;宁夏牵手医疗“国家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建成投用,在专科联盟带动下,区域辐射作用充分显现;3600多万元“真金白银”投入基层,为全区薄弱乡镇卫生院配备一批检查检验、急诊急救设备,78%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及以上……2023年,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推动一系列更大力度、更深广度、更暖温度的医疗服务落地见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

  精准施策,补短强基构筑健康宁夏屏障。结合主题教育开展,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紧盯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查底数、查短板,找准制约全民健康水平提升的短板弱项。聚焦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分级诊疗“一张蓝图绘到底”,聚焦高品质生活,统筹推进“一老一小”服务,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更加坚实有力,在全国第二个以省为单位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发放育儿补贴5200多万元,优质服务托育机构试点补助资金153万元;扩大老年健康服务供给,积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扩大7个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顺利完成;妇幼健康业务管理信息化实现全覆盖。

  共建共享,打造全民参与的活力宁夏。每一场运动盛会,每一个跃动身影,都映射着宁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倡导人人参与,共享健康生活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把百姓的诉求,转化为把预防为主作为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进一步织牢织密公共卫生屏障。疾控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区、市、县疾控局全部挂牌,银川等5个市、县(区)疾控中心完成重组;自治区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成,自治区疾控中心迁建项目顺利推进,疾病监测业务信息平台建设基本完成。

  “走,到典农河边散步”“公筷公勺更健康”……科学的健康知识和技能、绿色的生活方式、文明干净的环境,让宁夏更显生机与活力。

  新的一年,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将紧紧锚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这个总体目标,全力以赴推进卫生健康事业系统升级、全面进步,进一步织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网,绘就保障宁夏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底色。(记者 陈 瑶)

  更好满足宁夏妇女儿童看病就医需求

  跟着患者走,北大专家来宁夏

  “叮铃铃……”1月2日上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专家李龙教授办公室的电话急促响起,看到熟悉的宁夏区号,他知道有宁夏的患者需要帮助。李龙教授立即上线北大名医工作室“云上妇幼”远程线上接诊。

  “5天后我给孩子做手术。”这名宁夏患者是1岁6个月的童童(化名),患有食管裂孔疝。1月7日9时许,李龙教授乘坐当天早班飞机赶到银川,10时为童童做了食管裂孔疝修补手术。目前,童童恢复良好。

  像这样的远程线上诊疗与线下手术,李龙教授每月都会进行几次。用他的话说,跟着患者走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职责。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地区,优质医疗资源和高层次医疗人才相对缺乏,群众看病难特别是看大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区妇女儿童看病就医需求,2022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挂牌成立,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常年派驻专家提供医疗服务。

  该医院成立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神经内科姜玉武教授等5个北大名医工作室,开设了北大专家专科门诊,开展北大专家周末门诊和手术服务,让数据和专家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全要素解决诊断、治疗、康复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大病外转率。据统计,2023年该医院门急诊35万余人次,同比增长28.65%。同时,该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将危重症患者转送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救治,大大提升了大病治愈率。身患大动脉炎12岁的贝贝,入住北大医院第4天成功完成了双肾动脉造影检查及扩张治疗;患有房间隔缺损5岁的苒苒和患有卵圆孔未闭14岁的雨歌,分别在入住北大医院的第2天、第3天成功实施了经皮介入封堵术。

  近年来,作为宁夏实施“省级登峰、市级提质、县级达标、基层倍增”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牵头成立了西部7省儿童神经及康复专科联盟(西部)、宁夏儿科专科联盟等学术团体,获批新生儿临床重点专科、婚前保健特色专科、心血管病中心先心病一体化专科联盟省级合作中心等6个“国字号”专科单位,获批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3个“省字号”专科单位,成为宁夏妇幼保健协会围产医学分会等8个专业分会的主委单位,带动10余项新技术落地,服务妇女儿童和引领全区妇幼保健工作的能力大幅提升。(见习记者 何婉蓉)

  家庭医生签约进基层。(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推进医养结合服务

  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1月22日,星期一。85岁的符孝仁老人吃完早饭,来到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骨密度复查——家门口的基本医疗服务,让老年人不用再去医院排队。

  中午,彭阳县综合福利服务中心的护工郭应琴,按时来到老人房间,帮老人系上围兜,协助进食、吃药,医养结合门诊的医生按时对老人进行日常监测,并为特困失能老人提供全天候的专业医疗服务。

  晚饭后,宁夏塞上鸿儒颐养院的老人们跟着老师一起运动,推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养老新模式。

  给60岁老年人提供“健康关爱”,为80岁老年人提供“银龄关爱”,给予100岁老年人“晚霞关爱”……老年人需要全程的健康管理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医养结合跨越了传统养老观念中只强调单一“养”的服务内涵,更加注重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融合,让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宁夏着力优化老年健康服务,持续开展老年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遴选9个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积极构建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服务。扩大老年健康服务供给,7个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顺利完成,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机构)3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1个、老年友善医疗机构369个。

  在关爱老年群体这条路上,宁夏正以更大的力度、更强的措施,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更有质感。(见习记者 何婉蓉)

  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 医改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很多患者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一家医院做了检查化验,到另一家医院看病时,所有检查化验结果都不算数,需要“从头再来”。

  不仅多花钱、耗费精力,看病的时间也被拖长。

  近日,10岁的毛毛(化名)身体不适,她与父母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南医院就诊。

  “孩子这个情况最近做过血常规检查没?”

  “在别的医院做过,检查单忘拿了。”

  “不要紧,我们这儿能查到。凡在检查检验报告单中标有‘宁夏HR’标识的项目,可以在全区实现互认共享。”

  医生在询问病情过程中了解到患者一周内在其他医院治疗并做检查的经历后,现场登录到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平台,调阅了患者近期的检查检验报告,依据报告为毛毛进行了诊断。

  “重新做检查的话,费钱不说,还要排队,很费时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极大方便了我们就医,我们对这次就医体验非常满意。”毛毛的父亲说。

  2022年5月,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针对群众就医“重复检查”问题,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按照“群众所需、高频应用、风险可控”的原则,将9类26项65种检查检验结果实现全区互认,依托“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体化”平台,构建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应用,建设共享库和规则库,实现患者就医信息“标识统一、数据同池、秒级共享”,设计“两个数字互认模式”。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就医体验,降低了就医成本,也提升了医疗机构运行效率,打造了互通、互认、互信数字化医改样板,打通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真正让医改红利惠及千家万户。(见习记者 何婉蓉)

  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中医药文化服务月举行小中医研学活动。(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弘扬中医药文化 提升群众健康素养

  时而行云流水,时而自然洒脱——1月22日,银川市宝湖公园广场上,一位小朋友八段锦练得有模有样。

  记者上前询问,原来小朋友是银川市金凤区银外幼儿园的学生。去年10月,宁夏首个校园中医馆在该园开馆,中医馆占地面积100平方米,设有中医诊疗体验区、中药材标本展示区、中医药知识图书角、中药材植物生长观察角等多个功能区域。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医护人员为小朋友们表演了八段锦,还捐赠了中药材标本、中医书法作品、中医教具等物品,选派了骨干专家,在银外幼儿园“中医馆”授课。孩子们亲身体验抓药、碾药,闻中药的味道,在寓教于乐中,心中被播下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近年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通过专家义诊、中医药养生保健产品展示体验、中医药经典书法展等多种多样中医药宣传活动走进校园、乡村、社区,“防胜于治”的中医“治未病”理念逐渐被群众接受,全区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高到25.16%。

  宁夏积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支持中医药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自治区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重大工程落地,建设国家级中医区域诊疗中心2个、自治区级中医专科联盟9个、重点专科107个,中医药产业将被打造成支撑宁夏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见习记者 何婉蓉)

专题
友情链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