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分社正文
搜 索
首页 - 社会
小宁大讲堂“三交史话”系列之潇贺古道
2023-05-09 17:51:05 来源:中新网宁夏

【编者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五个认同”,是加强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古往今来,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开辟了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三交”之路,留下了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历史佳话,呈现出频繁互动、交融共生的历史格局,绵延不绝发展至今。中国民族报社、中共银川市委统战部、银川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以“四个共同”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挖掘、整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实事并进行转化,共同推出“小宁大讲堂”——“三交史话”系列动漫短视频。

  据说在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带,有一条穿越南岭的千年古道 ,叫“潇贺古道”。

  潇贺古道,起于道州(今湖南道县),终于临贺(今广西贺州八步区,连接潇水、贺水的古道),是秦汉时期海陆丝绸之路重要的陆路和水路连接线,也是古代中原联通岭南地区的交通要道。

  潇贺古道上至今还保存着很多古村落和古建筑,像临贺古城、黄姚古镇、富川古明城等。这些村落建筑风格古朴、布局讲究,有的寨门围墙与街巷民居相呼应,有的亭台楼阁与庙宇宗祠参差错落,建筑的彩绘装饰将耕读文化场景与各民族喜爱的图案结合在一起,内涵丰富。

  古道沿线上,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生活中留下了很多印记。拿器具来说,本来汉族善于制造和使用铁具,而瑶族喜用竹编背篓,后来大家相互影响,共同创造并使用相同的生产生活工具 ,如木盆、木桶、陶锅、陶碗以及适合耕种的铁具等。从服饰上来说,各民族都以红黄绿蓝紫等色彩装饰,体现了共同的审美取向。

  据说潇贺古道沿线的语言特别丰富,有二十多种次方言及土话,以及3种少数民族语言,这样“南腔北调”,大家怎么交流呢?

  一方面,潇贺古道沿线的居民都很有语言天赋,他们长期处于多语种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互相学习,很多人都会讲好几种语言。另一方面,历史上,无论官办还是民办的学馆书院,普遍以识汉字、写汉字、懂汉语、说官话为教学目标,各民族都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走在古道上,常能看到一些人家的牌匾上挂着彰显“忠、孝、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理念的牌匾。他们还把这些理念写入族谱与族规族训里,教育子子孙孙。

  古道沿线确实有古风古韵。不少村落还保留着古戏台,组建有戏班子,上演着桂剧、彩调、采茶戏、木偶戏等,演出剧目达200多种。庙会、节庆活动也是异彩纷呈,汉、壮、瑶等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十分热闹。

专题
友情链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