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分社正文
搜 索
首页 - 社会
宁夏农科院7个农作物新品种以270万元成功转让
2022-07-21 10:11:28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7月20日,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自主培育的小麦、玉米、大豆新品种7个成功转让,转让总金额270万元。其中,玉米新品种银玉6118转让金额70万元,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共同合作选育的玉米新品种中夏玉6号,转让金额达100万元。

  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为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科研人员聚焦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现代种业振兴行动,着力加强主要农作物优新品种选育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协同攻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自治区粮食产量连年丰产提供科技支撑。

  宁夏农科院作物所所长陈东升向记者介绍,近几年,作物所把科技赋权作为激励成果转化的主要抓手之一,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采取“先赋权后转化”的方式,试点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授权,给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更大自主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以前科技成果所有权都属于单位,目前赋权给科技创新团队和单位共有,由此有效激励科研人员的能动性、积极性,主动把科技成果转化到生产上,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真正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解决了科研单位长期以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瓶颈。”陈东升说,目前,该所共计为6个新品种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其中4个新品种本次进行转化。

  同时,作物所还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根据相关制度规定制定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将成果转化收益的80%给予科技成果完成人,由成果第一完成人根据参与人员贡献大小提出分配方案。

  “把成果转化收益的绝大部分反馈给创新团队,极大激励了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创新动力。”陈东升说,在政策的红利之下,近几年该所坚持边研究边示范,强化科企合作,不断促进成果转化应用于产业发展,目前共转让49个品种,实现成果转化总收益1100多万元,为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打好“种业翻身仗”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宁字号’春麦、‘宁粳’系列水稻及‘宁玉’系列玉米品种,在宁夏甚至西北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宁春’系列的小麦每年种植面积达500到700万亩,占全国春小麦面积的1/3以上,真正实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成果留在农民家,这也是我们自治区科技领域放管服的亮点之一。”

  宁夏钧凯种业公司总经理王志刚告诉记者,他们与宁夏农科院作物所是长期合作伙伴,宁夏农科院的优质粮食作物博士工作站和青贮玉米博士工作站便设在钧凯种业。

  “2019年,我们公司转化了作物所培育的宁粳59和宁粳61,这几年的种植效果显著。此次,我们相中了抗倒伏、丰产性和抗病性都很强的玉米新品种银玉6118,再次与作物所‘牵手’,将银玉6118收于囊中。”王志刚说,“农科院有坚强雄厚的技术力量,我们公司有自己完善的销售平台,通过科企业合作,才能实现科技成果快速应用到产业上。今后我们双方还将继续深入合作,让宁夏更多的科研成果尽快得以转化,走上百姓的餐桌。”(宁夏日报记者 张瑛 文/图)

专题
友情链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