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分社正文
搜 索
首页 - 地市
银币、海螺号、油灯……来听宁夏革命文物蕴含的感人故事
2021-05-10 11:20:12 来源:中国文物报

  宁夏在革命战争年代,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和感人故事,留存有丰富的革命文物,一枚银币,一只海螺号,一个铜手炉,一枚印章,一盏油灯,均为宁夏革命历史记忆的见证。     

  红军是“仁义之师”的物证

  ——一枚银元

  宁夏博物馆藏有一枚“四川省造”卢比银元(图一),直径3厘米,正面是光绪皇帝半身侧面像,背面周围饰以藤蔓花卉,是中国唯一铸有皇帝像的流通银币。这枚银元跨越时空,从四川北上到宁夏,成为红军模范执行严密组织纪律的物证。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险到达宁夏西吉县单家集村,毛泽东从单家集西北口进村,看到欢迎红军的群众,不解地问一老者:“老人家,你们这里有共产党组织?”老者回答:“没有,前些日子吴焕先政委、程子华军长、徐海东副军长带领红军来过这里,我们知道红军是好人。”老者讲述了二十五军经过时军民团结的感人场面,毛泽东听完后,感慨地对身边将士们说:“大家看到了吧,这就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威力。红二十五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单家集的群众把红军当成了自己的军队,积极为红军队伍筹集粮草,其中一位叫单举才的农民,给红军筹办粮草,红军付给他的银元中有这枚“四川省造”银元,因为当地群众都没有见过这种银元,心生疑问,担心这种银元不能使用,红军供给部长杨至诚得知群众的顾虑后,即可找到单举才,用当地通用银元换回了“四川省造”银元。当晚,毛泽东就宿营在单家集清真寺北侧一位海姓回民的家中,红军战士为了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在外露天宿营。第二天清晨,红军部队从单家集出发时,杨至诚见到了欢送红军的单举才,就把这枚“四川省造”银元连同两枚从中央根据地带来的“五分”“壹分”铜币都赠送给了单举才。当地群众看到红军爱民如天,秋毫不犯,交换公平,感动地称红军是“仁义之师。”单举才也将这枚见证物一直珍藏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捐赠给了宁夏博物馆。

  军民情深的见证——一只海螺号

  宁夏博物馆藏有一件海螺号(图二),长27.5厘米,通体呈白玉色,表面有带状螺旋纹,螺旋纹上有盐锈迹,螺口有一用于携带的穿孔。这只海螺号,从遥远的他乡留到了宁夏,承载着一段红军和百姓的深厚情谊。1936年5月,红军西征来到宁夏海原,红一军团红二师第三团驻扎在西吉萧河古城,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的到来积极筹备粮草,并向当地群众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当部队在海原韩府湾驻地筹粮时,来到当地农民黄万保家中买粮,黄万保不仅把自己的存粮全部卖给了红军,还把自家饲养的几只羊全部卖给了红军,红军临别时送给他这只海螺号,留作纪念。黄万保一直精心保存着这只红军千里迢迢带到宁夏海原县小村庄的礼物,并不时拿出这只海螺号,向家乡人讲述当年红军来到他家的情景。1974年,宁夏博物馆工作人员到海原关桥堡调研红军西征,听说海原韩府湾黄万保家中有一件红军留下的物品时,就专程去他家征集到了这只珍贵的海螺号,2001年这海螺号被认定为一级革命文物。

  毛泽民革命精神的承载者

  ——一个铜手炉

  宁夏博物馆藏有一件铜手炉(图三),是毛泽民夫妇在宁夏盐池县工作时使用过的,由原回汉支队政委梁大均同志于新中国成立后捐赠入藏博物馆的。

  1936年6月21日,西征红军十五军团七十八师解放了宁夏盐池,刚解放的盐池,由于战争和国民党的反动宣传,百姓一时不了解党的政策,许多工匠、商贩停工停商,许多商铺关门,经济十分萧条。百废待兴,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急需帮助和指导。1936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部长毛泽民,带领工矿科长高登榜、会计科长钱希均(毛泽民夫人)等人,赶到了刚解放的盐池恢复经济工作。一连几个月,他每天骑着马到各区、乡考察指导,不能按时吃饭,看到这种情况,盐池县委的同志专门送给他一只铜手炉,不仅可以暖手,还可以随时加热干粮喝到热水。毛泽民夫妇在盐池工作近半年,帮助盐池县建立消费合作社,大力组织当地土特产品运向外地换回军民急需物品,为缓解盐池的经济压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他组织建立了三边贸易局、盐池县税务局等经贸机构,为盐池经济恢复打下了良好基础。1936年12月,毛泽民、钱希均夫妇离开盐池时,将铜手炉还给了盐池县委。这件铜手炉,承载着毛泽民夫妇组织盐池人民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伟大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革命品质,他们卓越的经济才能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团结发动人民群众,艰苦奋斗,使盐池经济很快得到了良好发展,一举成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大后方,有力地支援了中国革命事业和边区的建设。

  印章上自治政权的故事

  ——一枚印章

  宁夏博物馆藏“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印章(图四),直径10.5厘米,木质圆形印面,外圈用中阿两种文字阳刻。这枚看似普通的印章,却蕴含着一段不平凡的革命历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权的大印。

  1936年10月20日,中共陕甘宁省省委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筹备委员会报请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同意,在宁夏同心清真大寺召开成立大会,来自各区、乡的100多名回族代表和各阶层人士共300多人聚集在一起,讨论筹划自治政府建立的有关议程。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县级回族自治机构——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并通过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处理债息暂行条例》《减租减息条例》《土地条例》以及自治政府的有关决议案,选举产生了自治政府的组成人员,雇农出身的回民马和福当选为主席。1937年2月,自治政府主席马和福因敌人告密被反动民团逮捕,在敌人的审讯中,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于1937年4月英勇就义,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活动终止。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虽然存在了短短的6个月时间,但它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次有益尝试,为后来建立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树立了光辉典范,提供了历史借鉴。

  凝结着革命先烈的事迹

  ——一盏油灯

  宁夏博物馆藏有一盏马文良烈士使用过的油灯(图五),它凝结着马文良在宁夏盐池开展革命工作的一段艰苦卓绝的光辉斗争历史,记录了先烈马文良英勇就义的感人事迹。

  马文良,辽宁省海城县(今海城市)海城镇人。1937年在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组织发起“延安回民救国会”,10月,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任马文良为三边回民巡视团中共特支书记兼团长,派往定边、盐池边区开辟工作。1941年2月,马文良来到盐池县的回六庄村开展革命工作。回六庄由六个回民村庄组成,是盐池县主要的回民居住地,这里距国民党县政府所在地惠安堡38里,是国共双方必争之地,斗争异常尖锐。马文良到达回六庄后,白天进庄入户进行视察,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晚上点燃油灯教老乡识字,为了节省灯油,每次他都只点一根灯芯,这样灯油就能多用两天。马文良的到来,被暗中观察的特务知晓,引起了国民党盐池县政府的恐慌。2月20日,国民党宁夏省主席马鸿逵派出驻扎在海子井的特务连包围了强记滩。马文良等人不幸被捕。1941年4月17日深夜,马文良、崔景岳、孟长有三人一同被国民党宁夏当局活埋于银川城隍庙,马文良年仅29岁。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而他用过的油灯却一直陈列在宁夏博物馆“红旗漫卷”革命展厅中,向人们讲述这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和坚贞不屈的革命先烈抗日救国的故事。

专题
友情链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